2007年度ICE8000中国信用报告
2007 ICE8000 China Credit Report
中产与精英人士的群英会:ICE8000领航者诚信希望之星个人邀请计划

第一章 2007年度中国信用评价业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信用评价业发展政策与法律环境

     一、2007年4月5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施行),该行政法规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之后对信用评价业发展又一重要的法律文件,它的有效实施将解决长期以来政府信用信息不开放的现状,将解决长期以来信用评价业无法获得政府信用信息的现状,将大大地促进中国的社会诚信度。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掌握的行政处罚等信息不对外公开,信用机构在进行信用评价时,无法获得相关信用信息,较大程度制约了信用评价业的发展,也使得失信分子难以得到应有的信用惩罚。有理由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效实施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将为信用评价业形成“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
     信用评价业是中国一个全新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它没有主管部门,所以也没有形成依靠政府权力的利益既得集团。该行业一旦形成依靠政府权力的利益既得集团,那么该行业的公平竞争就无从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标志着信用评价业不可能再形成依靠政府权力的利益既得集团,该法为信用评价业的公平竞争将会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既使有个别行政部门或组织谋求依靠政府权力成为利益集团,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三、2007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该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诚实守信的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尚。要鼓励扩大信用产品使用范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支持信用服务市场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提供信用信息,鼓励信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该文件的下发,对增强信用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心与愿景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
      根据该文件及配套资料《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要求》,各级政府对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评比活动进行了清理,工商企业按市场标准进行的评比活动不在清理之列。该文件对部分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存在的滥发诚信牌的活动起到了一定的遏止作用,同时,也为普及依法行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起了较大的作用。
      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发布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信用机构从事证券资信评级的行政许可条件和程序。
     六、2007年,是中国政府开放信用评价业的第五年,信用公司的注册较2006年难度减少很多,民众基本获得了公平地参与信用评价业竞争的机会。但是,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政府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设置或变相设置信用机构从业审批的行政许可。
     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在2006年继续深入宣传依法行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明确而郑重地提出规范政府权力和减少政府审批的重要批示,很多地方政府法制办还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知识进行了培训或考试,这使得中国公务员凭观念执法的情况有较大的好转,这种好现象在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及其它较大的城市尤其明显。
      在2007年,在中国很多较大的城市注册一家信用公司难度已经不大,很多公务员不再以或不再坚持以自己的观念,来否定民营机构和个人开办信用公司的合法性,这使得民众基本获得了公平地参与信用评价业竞争的机会。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政府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设置或变相设置信用机构从业审批的行政许可;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倒退现象。
     七、2007年,中央政府仍然显示出反对政府部门追求部门利益的坚定决心,这种坚定决心是信用评价业形成“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良好局面的必要条件。
     2007年,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其讲话当中,反对政府部门利益化和政府部门利益法制化;很多专家反对政府部门打着“规范”的名义扩大部门权力、获得部门利益。
我们也坚定地认为,党中央与国务院反对部门利益的决策是正确的,简要原因如下:
      一、从经济学上讲,政府部门也是经济人,也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往往不惜损害社会利益。这一理论在中外历史上都能找到很多证明和例子。
      二、从社会学上讲,一些政府领导是社会人,他们往往只专注于提升社会利益,较少或根本不考虑自身利益,但是这只能说明政府领导有良好动机。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践证明:没有科学的方法,仅有良好动机往往获得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三、如何避免政府部门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或好心办坏事呢?回答是:规范政府权力、科学进行政府部门角色定位。
      政府在信用评价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政府在其他社会行业中的定位是一样的。如果将一个行业的发展,比做一场体育竞赛,那么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其他行业的定位大致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参与竞赛,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当然还担任了教练员。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直接参与竞赛,但不再当运动员和教练员,只当裁判员。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不直接参与竞赛,只做运动场地的维护者,负责运动场地的建设和保养。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不参与竞赛,只是依法为竞赛提供治安服务。
     实践证明,一些政府部门在利益或良好动机的驱动下参与到一些行业发展中,并没有给该行业或一个地方的经济带来国际竞争力,反而影响了该行业或该地方的竞争力和发展。
     八、2007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政府及政府部门开始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信用信息的公开上。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各省、市政府也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但是这种重视在一些地方政府却变成了“好心办坏事”。比如:他们并不热衷于政府所掌握的信用信息的公开,而是热衷于设置信用机构的审批、热衷于发放“诚信牌匾”、热衷于制定信用标准,这种既是运动员、教练员又是裁判员的做法,不但浪费了行政资源,也一定程度地损害了信用评价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2007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政府及政府部门增强了法治理念,具备了国际化视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不再热衷于设置信用机构的审批、不再热衷于发放“诚信牌匾”、不再热衷于制定信用标准,开始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信用信息的公开上。

第二节 信用评价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2007年,媒体关于诚信的宣传力度仍然很大,但比起2006年,媒体揭露失信行为的力度较小。
     2006年,欧典地板事件、欣氟事件、齐二药事件、苏丹红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奥美定事件等重大失信行为的曝光,大大增强了政府促进社会诚信的力度。
     2007年,媒体揭露的重大失信事件主要有山西黑砖窑奴隶工事件。
     我们认为,对失信行为的真相进行揭露和曝光,有利于对失信者进行社会惩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
     二、2007年,各类社会组织滥发“诚信牌匾”现象较2006年有所减轻。
     由于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9部委开展了清理乱评比行动,半官方的社会组织发放“诚信牌匾”的现象有所减轻。
     国内个别单位打着政府的旗号发放“诚信牌匾”,被公安机关进行了查处,也对买卖“诚信牌匾”起到一定的警示制止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抵制和躲避滥发“诚信牌匾”的各类活动。
     世界信用组织[WCO]于2007年年初发布了行业自律和同业监督宣言,对遏制滥发“诚信牌匾”的活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2007年,信用评价业的社会认知度仍然很低。
     信用评价业仍然缺乏社会认识度,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信用评价业是市场经济当中一个基础行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这些不全面或错误的认识主要包括:
    1、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
    2、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是公益性事业;
    3、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的业务都应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4、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仅仅包括征信业务,进而认为信用评价业就是征信行业;
    5、不认为商账催收属于信用评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片面地把商账催收想象为不合法行为。

第三节 信用评价业自身的发展

    一、2007年,信用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有较大的增长。
     2007年,社会上更多有识之士开始进入信用评价业,这些较早进入信用评价业的人士将对信用评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世界信用组织[WCO]的统计,2007年全国业务活动比较活跃的信用从业机构及相关机构约有495家,较2006年235家增加了260家,增幅110%。
    二、2007年,较早成立的信用从业机构专业化的力度在加大,短期行为在减少。
     很多较早成立的信用机构,认识到专业化的必要性,认识到信用评价业的“公共利益优先”的特点,所以在各自的领域内开始勤奋耕耘,其专业化程度和公信力都在稳步提高。
     三、2007年,三分之一的ICE8000国际信用机构开始扭亏为盈,并步入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很多组织对诚信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使得中国的信用专业机构举步维艰,只是在理想和信念的指引下奋进,尤其是以严厉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而知名的ICE8000信用标准,在国内的推广更加困难,业界很多人认为该信用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
     2006年以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太原缤缤品牌服饰广场有限公司等先后申请并通过了ICE8000信用评定,国家级人才市场、山西省人事厅直属事业单位——山西人才市场、山西太原四季风旅游有限公司等也先后申请并通过了ICE8000诚信评级,这些单位在全国率先将“诚信”从口头落实到“以失信防范制度为基础、以利害关系人监督为保障”的诚信。这种信用服务需求的有效化,使得部分ICE8000国际信用机构开始扭亏为盈,并步入良性循环。部分       ICE8000国际信用机构开始扭亏为盈的事实,也证明了立信机构可以改变国外一般认为的“信用机构五年内不会营利”的规律(因为征信业务需要先建立数据库并积累一定信用信息数量后才可能实现盈利,所以业界得出“信用机构五年一般不会盈利”的结论)。
     2007年,三分之一的ICE8000国际信用机构开始扭亏为盈,并步入良性循环。
     四、广东、浙江两省份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较快。
     广东与浙江两省份的信用担保公司,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信用担保产品,业务发展较快。
     五、2007年,随着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增加,行业内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但是我们坚定地认为,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解决,不需要国家专门成立一个信用评价业主管部门解决此类问题。
    2007年,业内主要短期行为有:
    1、个别单位公然买卖诚信牌匾。
    2、个别单位作为信用机构,拒不改正自身失信行为。
    3、个别单位打着政府的旗号买卖诚信牌匾,被公安机关查处,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
    六、2007年,虽然《反垄断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出台,中国打造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进程在加快且不可逆转,但是,仍然有很多信用从业机构和信用从业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坚持将工作重点放在政府的攻关上,希望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开拓市场,而不是凭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开拓市场。
    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将精力用于政府攻关上,但由于没有获得客户的认可,而举步维艰;一些单位却将精力用于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上,其专业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提高,渐渐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从而步入良性发展。
摘自《2007年度ICE8000中国信用报告》

 

 


本网页为《2007年度ICE8000中国信用报告》的节选,欢迎下载全文

世界信用组织[WCO] 版权所有 @2008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商标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