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ICE8000中国信用报告
 
2008 Year ICE8000 China Credit Report

 

第一章 2008年度中国信用评价业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信用评价业发展政策与法律环境

     一、2008年,是中国政府开放信用评价业的第六年,信用公司的注册较2007年难度减少很多,民众基本获得了公平地参与信用评价业竞争的机会。但是,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政府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设置或变相设置信用机构从业审批的行政许可。
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在2006年继续深入宣传依法行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明确而郑重地提出规范政府权力和减少政府审批的重要批示,很多地方政府法制办还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知识进行了培训或考试,这使得中国公务员凭观念执法的情况有较大的好转,这种好现象在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及其它较大的城市尤其明显。
在2008年,在中国很多较大的城市注册一家信用公司难度已经不大,很多公务员不再以或不再坚持以自己的观念,来否定民营机构和个人开办信用公司的合法性,这使得民众基本获得了公平地参与信用评价业竞争的机会。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个别地方还存在政府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设置或变相设置信用机构从业审批的行政许可;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倒退现象。
     二、2008年,中央政府仍然显示出反对政府部门追求部门利益的坚定决心,这种坚定决心是信用评价业形成“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良好局面的必要条件。
    2008年,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其讲话当中,反对政府部门利益化和政府部门利益法制化;很多专家反对政府部门打着“规范”的名义扩大部门权力、获得部门利益。
    我们也坚定地认为,党中央与国务院反对部门利益的决策是正确的,简要原因如下:
    1、从经济学上讲,政府部门也是经济人,也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往往不惜损害社会利益。这一理论在中外历史上都能找到很多证明和例子。
    2、从社会学上讲,一些政府领导是社会人,他们往往只专注于提升社会利益,较少或根本不考虑自身利益,但是这只能说明政府领导有良好动机。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践证明:没有科学的方法,仅有良好动机往往获得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3、如何避免政府部门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或好心办坏事呢?回答是:规范政府权力、科学进行政府部门角色定位。
    政府在信用评价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政府在其他社会行业中的定位是一样的。如果将一个行业的发展,比做一场体育竞赛,那么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其他行业的定位大致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参与竞赛,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当然还担任了教练员。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直接参与竞赛,但不再当运动员和教练员,只当裁判员。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不直接参与竞赛,只做运动场地的维护者,负责运动场地的建设和保养。当发现这种做法,不利于或已经损害了体育竞赛时,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进入了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不参与竞赛,只是依法为竞赛提供治安服务。
   实践证明,一些政府部门在利益或良好动机的驱动下参与到一些行业发展中,并没有给该行业或一个地方的经济带来国际竞争力,反而影响了该行业或该地方的竞争力和发展。
    三、2008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政府及政府部门开始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信用信息的公开上。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各省、市政府也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但是这种重视在一些地方政府却变成了“好心办坏事”。比如:他们并不热衷于政府所掌握的信用信息的公开,而是热衷于设置信用机构的审批、热衷于发放“诚信牌匾”、热衷于制定信用标准,这种既是运动员、教练员又是裁判员的做法,不但浪费了行政资源,也一定程度地损害了信用评价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2008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政府及政府部门增强了法治理念,具备了国际化视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不再热衷于设置信用机构的审批、不再热衷于发放“诚信牌匾”、不再热衷于制定信用标准,开始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信用信息的公开上。

第二节 信用评价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2008年,媒体关于诚信的宣传力度仍然很大。
    2006年,欧典地板事件、欣氟事件、齐二药事件、苏丹红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奥美定事件等重大失信行为的曝光,大大增强了政府促进社会诚信的力度。
    2007年,媒体揭露的重大失信事件主要有山西黑砖窑奴隶工事件。
    2008年,媒体对“三鹿”及其它企业的毒奶粉事件进行大面积的报导。
    我们认为,对失信行为的真相进行揭露和曝光,有利于对失信者进行社会惩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
    二、2008年,温家宝总理关于“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名言,在社会上较为广泛的流传,引起人们对诚信道德、社会责任的深思。
    我们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应该有一个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观,而不能将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每一个人,尤其包括作为精英阶层的企业家们,应该深深思考温家宝总理关于“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名言,树立并坚定自己的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要将自己的利益和成功建立在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基础之上。
    三、2008年,信用评价业的社会认知度仍然很低。
    信用评价业仍然缺乏社会认识度,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信用评价业是市场经济当中一个基础行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这些不全面或错误的认识主要包括:
    1、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
    2、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是公益性事业;
    3、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的业务都应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4、错误地认为信用评价业仅仅包括征信业务,进而认为信用评价业就是征信行业,实质上信用评价业还包括立信业务;
    5、不认为商账催收属于信用评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片面地把商账催收想象为不合法行为。

第三节 信用评价业自身的发展

    一、2008年,信用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有较大的增长,同时退出信用评价业的机构和人员也较多。
    2008年,社会上更多有识之士开始进入信用评价业,这些较早进入信用评价业的人士将对信用评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008年我们看到一些信用机构因各种原因倒闭了,一些人员退出了信用评价业。但是,我们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人们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任何自由发展的行业,行业的进口与出口都是自由的。
    二、2008年,较早成立的信用从业机构专业化的力度在加大,短期行为在减少。
    很多较早成立的信用机构,认识到专业化的必要性,认识到信用评价业的“公共利益优先”的特点,所以在各自的领域内开始勤奋耕耘,其专业化程度和公信力都在稳步提高。
    三、2008年,半数以上的ICE8000国际信用机构开始扭亏为盈,并步入良性循环。
2008年,半数以上的ICE8000信用机构实现了专业化,靠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收入水平,并步入了良性循环。
    四、2008年,广东、浙江两省份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较快。
    广东与浙江两省份的信用担保公司,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信用担保产品,业务发展较快。
    五、2008年,随着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增加,行业内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但是我们坚定地认为,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解决,不需要国家专门成立一个信用评价业主管部门解决此类问题。
    2008年,业内主要短期行为有:
    1、个别单位公然买卖诚信牌匾。
    2、个别单位作为信用机构,拒不改正自身失信行为。
    3、个别单位打着政府的旗号买卖诚信牌匾,被公安机关查处,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
    六、2008年,虽然《反垄断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出台,中国打造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进程在加快且不可逆转,但是,仍然有很多信用从业机构和信用从业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坚持将工作重点放在政府的攻关上,希望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开拓市场,而不是凭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开拓市场。
    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将精力用于政府攻关上,但由于没有获得客户的认可,而举步维艰;一些单位却将精力用于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上,其专业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提高,渐渐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从而步入良性发展。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商标声明 关于我们
世界信用组织[WCO]
版权所有 @2009